
環境部成功爭取到100億元「綠色成長基金」,支持減碳與循環經濟相關項目,6日正式成立「資源循環新創產業聯盟」,由政府與青年攜手打造綠色台灣品牌。(記者吳柏軒攝)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面對全球循環經濟與淨零轉型浪潮,環境部成功向國發會爭取到100億元「綠色成長基金」,支持減碳與循環經濟相關項目,今(6)日正式成立「資源循環新創產業聯盟」,由政府與青年攜手打造綠色台灣品牌,透過資金補助、轉型輔導與資源整合,促進地方創生、加速新創鏈結國際,邁向全球市場。
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,根據總統賴清德指示,要打造「綠色品牌MIT」,而自己本身是創業出身,理解無通路、法規不完善等問題,而今環境部要催生循環新創,成功跟國發會爭取到100億元「綠色成長基金」,預計月底將由總統正式宣布辦公室啟用,預計投資2千萬元到1億元規模的案子,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也提到中小企業,未來也將提出百萬等級的創投。
彭啓明說,新創除了資金,還要有市場,故今日成立此聯盟,將可幫助新創找到通路與國際鏈結,還有法規,目前已修訂循環經濟相關法令並送到行政院,希望下半年送入立法院,盼立院正常審議民生法案;透過資金、市場及制度來全面推動,認為台灣不只半導體,將來還有機會發展循環經濟產業,並打造蓬勃綠色經濟生態系,實踐「零廢棄、真永續」願景。
彭啓明更提到,年輕人創意無限,已有用廢棄漁網做眼鏡、回收尿布做的紙,乃至小小奉茶節省水資源等,盼民眾消費也能選用循環產品,讓台灣環境更好;另外也提到,國際稀土、稀有貴金屬越來越受重視,而手機、鋰電池等用了很多稀有貴金屬,未來應循環再利用,收集變成台灣本地資源,還提到營建土石方及廢棄物,也要再循環。
循環署長賴瑩瑩說明,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政策,藉由績優企業遴選,與2030超越圈圈-循環經濟新創展等活動,展現成果,去年成立8+N資源循環聯盟,已成功串連多方資源,今年進一步成立新創聯盟,深化產業創新量能。
新聞時間:2025/05/06
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 (另開新視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