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雄場強調,正確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使其成為培養強健植株勢、良好地力與維護環境永續的生力軍,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農產品。(農業部提供)
永續生產為現今農業重點發展方向,而微生物肥料則是可協助農業永續生產的農耕技術之一,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說明,微生物可提高肥料利用率,例如溶磷菌可將受土壤固定的磷肥釋放,供根系吸收利用,其中固氮菌可透過固氮作用,供應作物氮肥來源。
據了解,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根瘤菌、溶磷菌、溶鉀菌及菌根菌,而這類微生物肥料產品多富含活性微生物,對此高雄場籲請農友於播種前、作物苗期或春夏季根系生長階段,應適時及適量施用,可提升肥料效益、促進作物生長增產及土壤健康。
高雄場指出,土壤中擁有難以計算的土壤微生物,包括細菌、真菌、放線菌及藍綠藻等4大類,其中根瘤菌早在1895年就被開發作為肥料商品。根瘤菌可在豆料植物共生而形成根瘤,進而固定空氣中的氮氣,成為作物氮肥來源,有助於減少氮肥用量,並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。
根瘤菌的接種方法相當簡單,僅需將根瘤菌液與豆類種子混合後陰乾,隨即可播種,使用菌液量每公頃約為300毫升,就可節省20至40%的氮肥施用量,及提高單位面積產量。
高雄場補充,使用微生物肥料應具備正確的使用觀念,才能真正發揮功效。以溶磷菌及溶鉀菌來說,需定期使用,才能協助根部生長及持續分解釋放已受土壤固定的肥料,供作物吸收、提升產量及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此外,微生物肥料並不會自行產生養分,故使用上可配合有機質肥料或化學肥料共同施用。農友可善用政府補助國產微生物肥料機會,定期適量施用國產微生物肥料,相關資訊可參考農糧署網站選購登載國產微生物肥料推薦品牌。
高雄場強調,正確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使其成為培養強健植株勢、良好地力與維護環境永續的生力軍,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農產品。
新聞時間:2025/02/24
資料來源:中時新聞網 (另開新視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