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主要方式可分為兩種,分別為「減緩(mitigation)」或「調適(adaptation)」,調適乃透過評估氣候變遷所帶來之衝擊程度,尋求能夠有效減少受到氣候變遷危害影響的策略,採取事先預防的措施,減少損害,或開發有益的機會。
2023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(IPCC)發表的綜合報告指出一個多世紀以來,燃燒化石燃料以及不平等的能源及土地利用導致了全球變暖,當前的水準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 1.1°C。
因此當氣候變遷無法在短期之內趨緩,中央或地方政府亦或是個人,須採取適當的調適作為以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並與之共存。氣候變遷調適的幾個重要內涵如下:
1.長期性與整體性規劃: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是長期且深遠的,因此調適措施需要進行長期規劃,並將其納入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規劃中。
2.靈活性和未來預測:氣候變遷的未來影響難以完全預測,因此調適策略需要具備靈活性,能夠根據新數據和資訊進行調整。
3.地方性和社區導向: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在不同地區、國家及社區間差異很大,調適措施需要根據地方的具體需求來設計,並以社區為主體來進行實施。
4.跨領域合作:氣候變遷調適不僅是環境問題,還涉及經濟、社會、健康等領域,因此需要政府、企業、學術界、民間社會等各方的合作,共同推動調適行動。